一家德国光伏企业联合几家企业提出双反,我们就根据这家公司的资料,我们查了底朝天,从2003到2011年8年之间,这家公司接受政府援助它多少钱,1.37亿欧元补贴。
中国与欧盟代表已签署谅解备忘录(MOU),旨在增加欧盟委员会竞争部门与中国反垄断当局之间的合作欧盟负责竞争政策的副主席Joaqun Almunia表示:本次签署的谅解备忘录为欧洲进一步加深与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良好关系上做出重要贡献。
2012年9月20日,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峰会上,中国总理温家宝表示欧盟应该摈弃贸易保护主义,在贸易救助措施上适可而止。2004年,欧共体的竞争总署已与中国商务部签署合作协议。本次谅解备忘录签署方分别为欧共体竞争总署(Competition Directorate-General 简称DG)、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以及中国国家工业与商业管理总局。该谅解备忘录遵循德国总理安格拉默克尔(Angela Merkel)与温家宝总理的对华呼吁,并为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NDRC)、中国国家工业与商业管理总局以及欧共体之间创建合作框架。德国总理默克尔也表示,两个大国之间应该寻求政治解决方案,并支持与华磋商。
在新型框架下,各机构可能就竞争法展开讨论并分享竞争调查方面的非机密信息。竞争合作的积极信号本次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涵盖法律、执行、关于cartel的科技合作、其它限制性协议以及主导市场情况的滥用。9月15日,民盟扬州市委副主委仲子午特意找到本报记者,建言江苏省企业重点瞄准内需,研发相关产品,救光伏产业于水火。
我国已经有企业开发了直流轿车、直流空调、直流台灯、风光点互补路灯等多款产品,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仲子午说,直流变频技术是目前国际上主流节能技术之一。因此,加大直流产品地方标准的制定,利用政府财政政策补贴分布式发电、补贴直流电器的使用,将有利于科学地解决光伏产业扩大内需问题7月26日,英利、尚德、天合、阿特斯代表中国光伏发电促进联盟和中国光伏行业,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表《联合声明》,呼吁欧盟慎重考虑对华光伏发起反倾销调查,并呼吁政府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
欧盟双反恐直接引起中国光伏业企业爆发破产潮,而作为中国光伏出口最大市场,欧盟一旦立案,或将成为压垮整个产业的最后一片鹅毛。英利公共关系总监梁田这样告诉记者。
据欧洲光伏产业协会(EPIA)透露,2011年欧洲占据全球光伏安装量的74%。首先,欧盟很可能对华光伏产品征收高额关税,导致我国光伏企业失去竞争优势,被迫退出欧洲这个主要市场。张莉指出,光伏案对于国内相关产业也敲响一个警钟,尽管光伏产业在做大做强,但利润并不高,也没有国际话语权,企业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应当从产品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模式转型为质量和效益型的提升。同时,英利还为员工提供低于市场价的住房、五险一金等各类福利。
中国光伏行业要保持这种竞争力,企业需要进一步自强,切不可自废武功。阿特斯希望中国政府能与欧盟展开官方磋商,避免反倾销调查,保护中国光伏企业的利益。阿特斯发言人沈杨子称,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中国工人的利益将受到侵害,超过30万人可能失去工作。面对这样大的一个市场,以SolarWorld为首的欧洲企业自然不希望被中国光伏企业占据一份市场。
这是继美国对中国风电产品和光伏企业展开双反调查之后,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的一场更为严峻的挑战。沈丹阳指出,美商务部拒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对中国企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作的事实视而不见,采用不合理的替代国价格进行不公平的比较,从而人为抬高中国企业的倾销幅度。
对此,商务部研究院研究员梅新育认为,中国光伏企业不能放弃海外市场,政府也要为企业在国际市场创造一个平静的竞技场。我听同事们说,如果欧洲对我们的双反一旦获得通过,我就有可能失业。
对中国光伏企业来说,美国市场相对欧洲市场几乎可以忽略。梁田告诉记者,欧盟反倾销案涵盖了来自中国的全部太阳能产品。这种做法不符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现状,不符合中国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事实,凸显了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倾向。在英利工作三年多的他不希望自己失业。如果欧盟对中国光伏的双反案获得通过,那么这30多万人的收入和工作岗位都会受到影响。针对欧盟对华光伏企业反倾销诉讼,英利、尚德、天合以及阿特斯中国四大光伏企业向商务部提交了《关于欧盟对华光伏产品实施反倾销调查将重创我国产业的紧急报告》,该《报告》呼吁,在欧盟反倾销立案调查进入45天倒计时之际,我国政府、行业、企业应三位一体积极应对,制定反制措施。
此次调查也将引发中国与欧盟之间的全面贸易战,这对双方都将造成巨大的损失,梁田说,我们呼吁中国政府采取一切必要且果断的手段,从而保护中国光伏产业的合法利益。但是,第二天还是有很多的境外媒体把这个原定的活动发布了出去,并且说是英利、天合、阿特斯和尚德这四家中国光伏企业至少七家工厂的几万名工人预计8月2日上午将停工1小时,举行针对德国SolarWorld等欧洲光伏企业向欧盟所提申诉的抗议活动。
中方敦促美商务部在后续调查中更正错误做法,避免做出不公正的裁决。在记者和他们交谈时,他们表现出对公司的自豪感。
这是中国光伏企业为全球可再生能源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这样做是不是太傻了?他表示,他们也不想进行抗议活动,但在工作受到威胁的情况下,他们必须表达反对贸易战的想法。
就在5月中旬美商务部对华太阳能电池产品反倾销调查初裁结果一公布,我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立即就此发表谈话表示,美方裁决有失公正,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大多数的英利员工对能有这样的工作收入很满意。他说:中国光伏产业是高度出口导向型行业,由于此前美国初裁认定中国光伏产业存在倾销补贴,现在美国市场已经缩小,而中国国内市场的培养仍需时日,保持欧洲市场的开放至关重要。同时,我们也要让员工明白企业面临的危机。
欧美少数企业的冒险行为会把整个行业逼到生死存亡的节点,我们呼吁中国政府全力保护中国制造业的合理权益。这也是我们企业表达我们不满欧盟双反调查的一种表达方式,我们希望通过媒体能把我们呼声带到欧盟。
2011年中国对欧洲光伏产品出口高达204亿美元,直接从业人口超过30万人。行业已经到了生死存亡关头,该丢掉一切幻想了。
其次,光伏骨干企业面临的经营困难会引发关联企业破产、银行信贷受损、工人失业等一系列严重的社会经济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有业内人士建议光伏企业缩减出口规模,开拓国内市场。
针对这些新闻,梁田无奈地告诉记者,我们是想向欧盟表达对双反的抗议。当问到他们怎么看待欧盟的双反调查时,他们更为担心的是自己是否会因此减少收入甚至会失业。无锡尚德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原董事长兼CEO施正荣曾发表声明表示:以尚德为代表的中国光伏企业,在过去10年间,依靠技术创新,实施规模扩张,集聚并完善供应链发展,通过全球化经营,极大地降低了光伏发电成本,从而促进了光伏能源在世界各地的大规模应用。像他们的这些担心,中国光伏行业的员工可能都会有。
在河北保定、衡水、天津滨海新区和海南海口建有四大产业基地,在西藏拉萨、甘肃兰州、上海、广州等地设有75家子分公司,在美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2个国家设有分支机构,英利员工因此而自豪。第四,欧盟此番举动将会逼迫我国光伏企业到海外设厂,对我国的实体经济不利。
而且,在中国企业积极配合调查的情况下,美方仍在诸多计算倾销幅度的关键环节拒不接受中国企业的抗辩和证据材料,从而裁定高额倾销幅度,对中国企业是不客观、不公正的。梅新育说,中国能迅速成长为全世界最大光伏设备生产国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中国光伏业自身效率的提高和努力是不可抹杀的,是竞争力优势的体现。
阿特斯阳光董事长兼CEO瞿晓铧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忧心忡忡。在补贴政策的刺激下比2010年几乎翻了一番,达到29.7GW。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